昨日早上,90后小伙子黃圳鵬經過前一日歷時5小時的骨髓捐贈后,精神和身體狀況都表現良好。他說身體并無大礙,又能像平日一樣“食得行得”。為了拯救一位陌生的白血病患者,他已辭去珠江新城保安的工作。
5年17個血站 旅游都去捐血
昨日早上,黃圳鵬已收拾好行李,準備離開做骨髓捐贈的軍區總醫院。身邊除了一張捐獻造血干細胞(骨髓)的榮譽證書外,黃圳鵬還拿出了17張獻血者卡,里面登記著他的約40次的獻血記錄。據黃圳鵬介紹,這5年來,省內外的血站他一共到過17個。 早在2010年,還在讀高中的黃圳鵬就通過網絡了解到捐血的相關知識。當年6月14日,黃圳鵬就從位于潮陽郊區的老家坐摩托,轉公交來到汕頭市區的血站捐血。來到血站才知道,原來那天剛好是世界獻血者日,“我就覺得跟獻血特別有緣,而且能幫到人感覺非常好”。那一天,黃圳鵬獻出了400m l的全血。 后來,他又從網絡上了解到,獻全血只需要十幾二十分鐘,而獻成分血則需要幾小時的時間,因而捐獻成分血的人比較少。由此,黃圳鵬就轉向了捐贈成分血。為了捐血,他還經常進行慢跑鍛煉,強壯體質。 2012年開始,捐獻成分血的間隔要求從一個月縮短到半個月,黃圳鵬去血站就更頻繁了。就連去江蘇張家港旅游,都不忘到血站體驗一番。之前一直在做建筑工人的黃圳鵬,去年來到珠江新城做保安。于是固定每半個月就到一次越秀區血液中心捐血。
為了救人 他把工作辭了
早在2012年,黃圳鵬還登記成為了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。今年3月,中華骨髓庫廣東分庫的工作人員通知他,他的骨髓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,讓他參加體檢準備做捐獻移植。5月,患者病情有變化,捐獻暫停。10月,他再次接到通知:患者病情穩定了,可以進行骨髓移植。 體檢過后,醫院將捐獻日期定在了12月21日。由于骨髓捐贈需要住院大約一周的時間,黃圳鵬想向公司請假,卻遭到了拒絕。 黃圳鵬稱,公司負責人是擔心捐贈骨髓會影響他的身體狀況,“萬一出了什么事,公司也怕承擔責任”。雖然清楚捐贈骨髓并無風險,但他無法說服對方,只好辭職。黃圳鵬的前工友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,證實了這一說法。南都記者又致電黃圳鵬原公司經理楊先生,對方稱到了年底,公司保安的流動性很大,并不清楚黃圳鵬是因為什么而辭職的。
5小時捐贈 移植手術成功
早在12月16日,黃圳鵬就住進了軍區總醫院的血液科病房,為骨髓捐贈做準備工作。 “要提前四天進來,打造血干細胞動員劑,每天還要補充鈣片”,黃圳鵬早在捐贈前就對骨髓捐贈的程序十分了解。動員劑,就是號召造血干細胞“加班加點”工作,多分離出一些造血干細胞,并釋放到血液中。 前天早上,黃圳鵬從9點開始就躺在病床上。直到下午2點捐贈工作才結束,黃圳鵬共捐獻出300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懸液。這些材料立即被空運到廣東省內某醫院,給一位38歲的白血病男患者做骨髓移植。 但此時的黃圳鵬還未能放松。若對方需要更多的造血干細胞懸液,黃圳鵬還需要繼續捐獻。幸好,下午5時,受捐者醫院傳來消息,骨髓移植手術成功。據悉,還在捐贈開始前,黃圳鵬就給這位素未謀面的患者寄去了一封鼓勵信。 昨日中午,黃圳鵬出院。他準備先回潮陽老家,再慢慢找工作。
骨髓捐贈 無害健康 在黃圳鵬的《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》上有個編號5345。中華骨髓庫廣東分庫副主任吳夢晴介紹道,這表示,黃圳鵬是從我國1996年開始有骨髓捐贈以來第5345個捐贈者。吳夢晴表示,骨髓配型的平均成功率只有五千分之一,而目前廣東省有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8萬人,其中已成功配型的有397人。據吳夢晴介紹,現時骨髓捐贈較以往更為安全,不需要從脊椎骨髓中抽取,因此不需要承擔打麻醉的風險。只要在捐贈前打9針動員劑,就可以從手臂中抽取造血干細胞。黃圳鵬說,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讓更多人知道,獻血,捐贈骨髓都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能有更多人參與其中。 |